学院新闻

《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推广活动在湖北大学举行

作者:何桥宁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次数:

(通讯员:何桥宁)9月5日,《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推广系列活动在湖北大学召开。湖北大学副校长张冬卉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及投融资机构的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聚焦生物制造产业核心需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开展深入讨论。交流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作《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进展及解读》的报告。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和武汉丽合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案例的2家企业,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效果。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武汉市双碳产业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农药中心、东湖高新集团大健康产业链、以及安琪酵母、广济药业、嘉必优、共同药业、远大弘元等单位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交叉领域人才需求和培育现状、技术发展与成果应用、产业化实践探索与发展等内容,联系实际和工作领域特点,逐一分享经验并交流发言;为合成生物领域的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供了权威、系统且具有引领性的见解。

湖北大学副校长张冬卉教授强调,高校肩负着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面对生物制造领域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相关学科建设,重点破解生物制造专业人才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所面临的瓶颈。同时,应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优化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联合攻关,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物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创新保障。

湖北大学教授、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马立新指出,未来将联合湖北省及中部地区生物制造领域的优势力量,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共同构建开放、协作的生物制造创新生态,为提升中国生物制造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供坚实支撑。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秘书长王戴琦表示,湖北作为生物制造大省汇聚诸多龙头企业,未来将积极搭建沪鄂两地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上海人工智能技术高地赋能,聚焦AI4S提升合成生物学科研效率,优化生物制造工艺控制和降本增效,贯彻工信部消费品司指示深入发掘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志国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产业深度融合,会议系统深入的讨论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的实际场景、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蓝皮书》课题组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行业共识建议,为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路径参考

本次会议由湖北大学、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和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主办。会议还得到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的支持。

 

(审核:黄裕钊)

下一条:生命科学学院聘请文学院党委书记胡晓燕担任思政班主任

关闭

Copyright © 2023-2025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0500330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电话:88661237 / 88663882 / 88661746

扫一扫

学院微信二维码